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童謠

關燈
童謠

“笨手笨腳的,連倒茶都倒不好!”

譚老爺重重的將茶杯摔到地上,瓷器與地板碰撞發出清脆的破碎聲。

李星鷺咬了咬唇,隱忍的蹲下身去收拾地上的碎瓷片,鋒利的瓷片劃破她掌心,帶出幾滴血珠和尖銳的刺痛感,她卻一聲也沒吭。

自從沈舟雲在縣衙門口當著清遠縣百姓的面公布譚秀林的死訊、並且點明陳銳等人皆參與其中,縣城裏就開始有人用此事來非議譚、陳兩家,而當這些風言風語被譚老爺得知,一向最重視名聲的他果然大發雷霆。

沈舟雲是朝廷新貴、皇帝欽點的正四品提刑官,而譚家雖在清遠縣勢力深厚,但終究只是商戶之家,譚老爺自然不能對沈舟雲如何,於是,他盯上了一直幫助沈舟雲查案的李星鷺。

在譚秀林死後,李星鷺等原先伺候她的下人被遣回後院,她原本求了藥房管事葉巧將她調去藥房當差,葉巧也答應了——誰料譚老爺為了找出氣筒,突然命令譚貴將李星鷺派到他的院子來侍奉。

從此,李星鷺就沒有一天好日子過。

無論端茶倒水,還是擺菜布膳,譚老爺總能挑出毛病來刁難她。

但她卻無法反抗,因為她的賣身契被譚老爺捏在手中,只要賣身契在一日,她就是譚府的奴仆,可以任府上的主人處置。

李星鷺眸光黑沈如水,她是一個接受過教育的現代女人,無論如何都不會甘願接受不平等奴隸條約的約束。

只是脫奴籍一事,還需要從長計議。

譚老爺的一句‘還不快去換杯新茶上來’讓李星鷺回過神,她不敢耽擱,連忙端著一盤子碎瓷片退出了書房,身後譚老爺的譏諷聲卻未曾停止,透過門窗傳入她耳中——

“陪著高官查案時肯賣機靈,侍奉人的活計卻做不好,真是個眼高手低的奴才。”

聽到這話,李星鷺連腳步都沒有停頓,自顧自地走遠了。

像這樣陰陽怪氣的嘲諷,待在譚老爺身邊伺候的這幾天,她已經聽過不知道多少回,一開始或許還感到屈辱,後來便只當成激勵自己脫奴籍的反向動力了。

在這種滿是刁難責罵的環境中,李星鷺經常回憶起原主與譚秀林相處時輕松自在的場面,偶爾也會懷念自己與沈舟雲一起查案的時光,那時候,她雖然勞累,卻被人信任和尊重著。

沈舟雲……

她不是沒想過求他幫忙,但據府中下人偶然透露的消息,她得知對方不日將離開清遠縣,只待徹底處理完譚秀林的案件,他就會繼續前往江州城赴任。

李星鷺說不清她聽到這個消息時心中的感受,但她由此明白,有些困境還是得靠自己尋找出路才能走出去,依靠他人終究不是長久之計。

很快,她也不再有閑暇時間去想他。

又有一個節日臨近,但不同於前段時間處處都泛著歡快氣氛的花燈節,這回清遠縣上下都冷清得很,就連街道也不覆往日的繁華。

這一切都是因為這個即將來臨的節日——中元鬼節。

“七月半,鬼門開,點冥燈,迎閻王,

虧心人,掏心窩,償血債。

七月半,鬼門開,生死簿,劃姓名,

負心人,斷手腳,應毒誓。

七月半,鬼門開,厲鬼來,索孽債,

冷心人,割口鼻,了怨氣。”

李星鷺和一起出府采買的幾名譚府婢女走在街上時,突然湧出來一群孩童,在寬闊的街道中央大聲唱起了詭異的歌謠。

“哪家大人這麽瘋癲,竟然教小孩子唱這麽瘆人的童謠!”

街上的百姓議論紛紛,李星鷺身旁的一名婢女也忍不住出聲抱怨了一句。

這還能被稱之為童謠?

李星鷺滿心疑惑的打量著已經四散跑開的孩童們,心底生出一股異樣的感覺。

這時,又一名婢女開了口:“我看咱們還是當作什麽都沒聽到吧,最近的恐怖事情已經夠多了,特別是咱們府上……”

她忽然噤聲,似乎反應過來自己說了些不該說的話,只能連忙止住話語。

但李星鷺卻清楚她的未盡之言。

對於府上剛出過命案的譚府來說,中元鬼節這個不怎麽吉利的節日,更是為整個譚家增添了不詳的意味。

但不管再怎麽忌諱,中元鬼節終究是祖宗傳下來的節日,因此每家每戶都得鄭重的準備祭品,在節日當天祭拜祖宗,更不要說自詡清遠縣高門大戶的譚家。

由於譚夫人不擅長掌家,往年一應的節日安排都是由譚秀林張羅籌辦的——但她已經被害身亡,譚夫人更是深陷喪女之痛中、無心管理家事,譚老爺只能做主令葉姨娘和管家譚貴操持中元節的祭祖事務。

按照規定,李星鷺今日原該得到半天的休息時間,但是譚貴受到譚老爺的授意,一刻也不肯讓她閑著,於是將出府采買的差事分派給了她。

“我們該走了。”

身旁婢女的呼喚將李星鷺的心神拉回現實中,她側過臉想向對方道一聲謝,卻見到其餘幾名婢女都站到了離她一米遠的位置上,仿佛她是什麽洪水猛獸一般。

李星鷺先是茫然的看了她們一眼,而後很快意識到其中的緣由——

譚秀林的死像一層陰影般籠罩著整個譚府,圍繞這樁命案而誕生的各種詭異傳聞導致譚府眾人心生恐懼,而李星鷺作為譚秀林的貼身侍女,多少也被貼上了不詳的標簽。

幸虧她給譚秀林驗屍的事情沒有傳出去,否則其他人怕是要對她避如蛇蠍了。

李星鷺無奈的搖了搖頭,和幾名婢女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,就這樣一路走回了譚府。

*

七月十五,中元鬼節。

譚府正廳,豐盛的筵席擺了滿堂,譚老爺的後院家眷們早早候在廳中,最後一個入席的人是譚老爺。

李星鷺跟在譚老爺身後,她微弓著腰,邊走邊不動聲色的環顧四周,忽然發現少了一個人的身影——譚夫人。

“夫人呢?”

譚老爺替她問出了心中的疑問,他一落座,看到身旁空著的座位,立即便意識到譚夫人的缺席。

一名披著絳紫色煙羅軟紗、內襯淡白拖地長裙的美艷婦人自下首的座位上站起來,她向譚老爺行了一禮,而後才答道:“老爺,夫人適才讓人傳話來,說她近日抱病在身,怕將病氣傳給旁人,故不便出席今夜的家宴。”

這風姿綽約的婦人正是譚老爺的寵妾,葉姨娘。

在聽了葉姨娘的回話後,李星鷺註意到譚老爺雙手緊握成拳、似乎心情頗為不爽。

她稍微一想,便明白了他動怒的原因——

譚老爺最重視唯有兩樣東西,一是利益,二是名聲。

他親近的準女婿陳銳被宣布為謀害他長女譚秀林的兇手,而他的三女兒譚雨渺也牽涉其中,因此外面人免不了嚼一嚼舌根,而譚老爺則更覺得顏面盡失。

他想出來的補救辦法無非是舉辦一場家宴以向外界表現他家宅和睦,但譚夫人的不配合卻使他算計落空。

李星鷺見譚老爺深吸了一口氣,或許礙於眾多人在場,他到底是沒有當場發作,只是揮了揮手示意開宴。

作為服侍譚老爺的婢女,李星鷺站在他身側為他布菜,擺好所有菜肴後,她正要退向一旁,卻被一句‘站住’止住了動作。

她僵在原地,聽到譚老爺用奚落的語氣斥責她:“你這是什麽打扮?一身白色,徒增晦氣!”

李星鷺對這句責罵感到莫名其妙,她低頭看了眼身上的白色紗裙,又望向筵席中的眾人——只見包括葉姨娘在內,身穿白衣者不下五位。

她頓時了悟,穿白衣不是她的過錯,或者說她本沒有過錯,只是譚老爺需要一個出氣筒,而比起他的家眷們,她這個身份低微的婢女更適合用來撒氣。

經歷了數次刁難,李星鷺已然摸透譚老爺的脾性——若是她開口辯解,無論說得在不在理都定然會被他挑毛病,進而被罰月俸或是被迫失去休息時間,但若是她裝作知錯羞愧的模樣不回話,譚老爺反而會不再理會她。

這次也不例外,在李星鷺低下頭沈默應對後,譚老爺立即便移開了目光,沒有繼續為難她。

但是很快,他又找到了下一個出氣筒。

開宴後,譚府的幾名公子、小姐輪番向譚老爺表孝心,眼看著筵席終於熱鬧起來,和譚秀林一母同胞的三公子譚騰逸卻無意間提起了去世的姐姐,霎那間,場面陷入一片冷寂當中。

李星鷺眼見譚老爺的臉色越來越陰沈,心道這三公子今天是要遭殃了。

果不其然,譚老爺當眾斥責了譚騰逸一番,甩下一句‘我真是對不起祖宗,生了一群災星來禍害我譚家名聲’後就怒而離席,留下一眾譚府家眷你看我我看你、彼此間尷尬不已。

這災星指的是誰?

家宴上觸怒父親的譚騰逸?疑似謀害長姐的譚雨渺?……還是死在花燈節當夜、被貼上不詳標簽的譚秀林?

譚老爺這番話不可謂不重,甚至可以說太過分了些。

他的兩個女兒一個死於非命,另一個正被關在牢中,而他不為此傷情半分,卻只在乎她們帶來的風言風語。

李星鷺都忍不住在心底唾罵譚老爺冷心薄情,更別提譚騰逸,他此刻已是一臉的羞憤難當。

誰也沒想到,率先出聲打破尷尬的人會是葉姨娘。

葉姨娘走到譚老爺的座位前,捧起桌上的一碗燒鴨飯,轉身遞給李星鷺:“你將這碗飯給老爺送去,這是中元節的習俗,老爺見了許能憶起往年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情景,而後你再好言將老爺勸回來。”

李星鷺在內心默默腹誹,怕是她要撞上槍口,再被譚老爺折磨撒氣。

她當然不想接這份苦差,但又不能拒絕葉姨娘的命令,只得怨念地從對方手中接過那碗燒鴨飯。

走出正廳,李星鷺一路詢問其他下人,得知譚老爺徑直回了書房,於是她來到書房前,控制著力道輕聲敲了敲門:“老爺,葉姨娘命奴婢端了飯食來呈給您。”

葉姨娘不考慮她是否會被譚老爺遷怒就將她派來送飯,她自然也不想顧慮對方,一開口就挑明她是受葉姨娘指派。

意料之外的是,她沒得到任何回應。

難道譚老爺仍在怒火中?

李星鷺不敢觸他的黴頭,生怕自己因此遭到責難,於是在門外等了好一會兒才再次開口詢問,但這一次她仍沒有聽到譚老爺的回答。

李星鷺終於察覺到些許不對勁,她擡起右手遲疑地推向書房的門,門被輕易推開,她卻在見到門後的場景時赫然僵在原地——

只見一具無手無腳的屍體被吊在書房半空中,仔細看去,那屍體的心臟處空無一物,竟是被人直接鑿穿了。

李星鷺直勾勾的盯著這副駭人景象,她忍著內心的不適,邁步走近去辨認死者的身份。

死者的嘴唇和鼻子都被割了下來,導致其五官殘缺不全,但是湊近一看,她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——此人正是不久前才在譚府家宴上怒而離席的譚老爺!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